top of page
Search


城市人初入村見聞錄
作為遠離農村的都市人,筆者早前得知元朗即將舉行農地開放日,自然相當好奇,期待可以一窺香港農民的生活。 相比鄰近的新市鎮,錦田菜園新村的天空清澈開揚,令人豁然開朗。入村沿路看見很多種滿各種蔬果植物的農地和盆栽,例如菠蘿、生菜、番茄等,甚至有咖喱葉和其他調味料。在此之前,筆者可...
Mar 17


告別香港粵劇界殿堂
不論是舊物、舊事還是舊人,香港人近年彷彿已經習慣了不停地說再見。 新光戲院結業的消息傳了十幾二十年,到今年終於要拉下帷幕。然而事實上,筆者雖然不時會看本地舞台劇,卻從未入場看過一場粵劇——新光戲院的霓虹大招牌,也一直僅作為電車路上的地標存在於腦海中。...
Mar 3


在傳統與現代價值之間
新界鄉村的點燈儀式有甚麼象徵和意義? 筆者早前到訪了新界錦田水尾村的鄧氏宗族點燈儀式。點燈儀式主要用以慶祝新添男丁,將他們的名字寫入族譜,並告知神靈與祖先族內添丁,祈求男丁得到祂們的保佑和祝福。香港目前仍然有其他鄉村舉辦點燈儀式,例如厦村、沙田大圍村等。不過相比以往,儀式中...
Feb 28


紙本地圖的告別?
臨近九龍地圖銷售處停止營運之際,從未到過地圖銷售處的筆者特意前往參觀一下。 閒日下午,筆者從佐敦站B2出口出發,繞經一條較少人走的路前往地圖辦事處。相比起熙來攘往的彌敦道,志和街是一個相對寧靜、舒服的小街,沿途見到不少老店,包括筆者小時到訪過後被巨大梳乎厘留下深刻印象的太平...
Feb 11


歷史建築於當代的應用
隱身於深水埗繁忙街道之中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建於1904年,到1970年末關閉。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展示本地歷史與文化的地標之一。 前深水埗配水庫的內部由巨型麻石柱和紅磚拱形圓頂組成,展現了古羅馬式建築風格。這種設計在香港極為罕見,可說是碩果僅存的歐陸風情。在上世紀初期,香港的供...
Jan 27


在湛藍與翠綠間漫步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散步了? 從海洋公園站走到淺水灣並沒有想像中遠。除了可以沿着黃竹坑道、香島道和淺水灣道的車路走外,海邊其實還有條入口隱蔽的小路。走落樓梯後,便見開揚景色:小徑一邊是海,一邊是樹,聽着柔柔的波浪聲,遠離了汽車和沙灘的煩囂。在湛藍與翠綠間漫步一會,太陽便逐漸湮沒...
Nov 22, 2024


重新為社區空間的舊唐樓
社區空間的規劃設計是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的重要課題,要在一個空間中融合歷史保育、功能性與社區需求,設計師與規劃者不能成為唯二決策者。 位於上環「有記合」唐樓地舖的社區共享空間「壹合」(※1)由明愛堅道社區中心及一口舍群onebite...
Nov 18, 2024


甚麼是一個好的公園?
若要大家安排一個香港一日遊,相信到訪香港醫學博物館將是一個好選擇。而遊人除了可以欣賞香港碩果僅存的愛德華式建築,以及買些過癮的器官掛飾外,不妨也留意一下它旁邊的堅巷花園。 堅巷花園建於1990年,融合了鮮明的色彩元素和簡約的幾何造型。公園入口的紅、白相間的拱門建築營造出一股...
Nov 14, 2024


美學以外的實際活化
你曾想像過在古蹟中過夜嗎?除原作酒店功能的半島酒店外,香港亦有不少由古蹟改建的酒店,是次入住的大澳文物酒店(#二級歷史建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優異項目獎)便由舊大澳警署活化而成。 1902年,為打擊臨近海域的海盜而建立大澳警署,但當時警署更要身兼「...
Jun 3, 2024


當活化古蹟發揮多一步功能
古蹟活化常見用途為展覽場所、文創空間、餐廳等,但若然在保存與展示、公眾使用之上賦予更多社會價值,由消費、古蹟教育推廣到對社會的照顧,在古蹟、營運團體的功能上多走一步,或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想像和關懷。台灣的「#中山藏藝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市定古蹟)可能可以對香港古蹟...
May 27, 2024


走進僅餘的房委會工廈
雖然香港各區工廈林立,但直接屬於政府,尤其是房委會的工廈就顯得尤其彌足珍貴。隨着時代及社會變遷,房委會轄下的工廈由全盛時期的十七座,變成現時只剩兩座,而屯門開泰工廠大廈就是其中之一。 開泰工廈自1982年起就在屯門工業區服務多個廠商戶,在都市洪流夾縫中生存四十載,是現存少數...
Mar 1, 2024


在自己的城市做個遊客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踏遍了香港的大小角落。至今依然留港的人,又能如何在日常中找新鮮感?日前,筆者的日本友人來到香港,於是便試試以觀光客的身分偕友人到處走走。三日兩夜的旅程中,我倆心目中都沒有固定的行程或目的地,非常隨心。中午時分的聖約翰座堂坐滿了趁着午休時間來祈禱的信徒,當中...
Feb 12, 2024


政府工廈前世今生與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上)
香港工廠大廈林立,不論在市區,還是在部分新市鎮,你都可找到大大小小工廠大廈的蹤影。但香港工廠大廈的歷史發展和起源,你又知道多少呢? 一切都要從石硤尾木屋區大火開始說起。對,就是那場1953年聖誕夜的石硤尾大火。且慢——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香港的工廠大廈嗎?那與石硤尾木屋大火有何...
Jan 24, 2024


25°C的墳場
如果「墳場」這兩個字有溫度,我想應該只有4°C,外加寒冷的風雨,黑夜,霧氣。 十月初,我獨自坐巴士來到赤柱。巴士終點站「赤柱村」旁的岔路口有三條路,左邊那條通往赤柱監獄,右邊那條指向市集和海邊,另一條夾在中間,似乎沒什麼特別。那天下車後,我大步往中間那條走,不是毫無目的,地...
Oct 10, 2023


我在流浮山睇蠔殼.jpg
除了海鮮、刀手和「滴眼水」外,你對流浮山還有什麼印象? 筆者好些天前偕友到濕地公園閒逛,離園後見時間尚早,便順道前往流浮山。雖然香港不大,但筆者卻是一次都沒有去過流浮山。一來總覺得在旅遊景點食海鮮很容易被「劏」,二來其位處香港邊陲,交通實在不便。...
Aug 5, 2023


屬於街坊的深夜小食
你家附近有沒有甚麼邪惡的深夜美食? 自從開關過後,香港又變得擠擠擁擁,筆者在酷熱天氣下亦良久沒有光顧室外的小販。石硤尾南山邨素有不少小販開檔到深夜,筆者今次就光顧了其中一檔炭燒雞蛋仔。香港每間雞蛋仔舖的出品都各有講究,例如有些以椰香馳名,有些連鎖店則以多變的餡料作招徠。這檔...
Jul 29, 2023


出海拜天后,起樓拜邊個?
漁民拜祭的廟有天后娘娘,那工匠拜祭的廟又是供奉誰的呢?讓我們到堅尼地城的這座廟看看。 魯班先師廟建於1884年,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無論是正門的牌坊,或者是上山石級的刻字,都以本港已經少見的民國紀年來記載年份。魯班先師廟位近堅尼地城地鐵站,交通雖然方便,但要搭電梯或行樓梯到...
Jun 20, 2023


唔使去台北,去油麻地就得
日前隨便碌碌Instagram的Reels,發現台北有一個名為「日星鑄字行」的地方,被稱作必去之地。筆者雖暫未能赴台灣一看,但有日經過油麻地,碰巧發現一個頗為相似的小地方。 雖說第一套中文的活版字粒源自香港,但香港現在能夠看到印藝及活版印刷的地方寥寥可數,例子有位於石硤尾的...
May 4, 2023


掃墓不忘欣賞四周
清明掃墓之際,大家除了帶着祭品和鮮花上山惦念先人,路上又有否留意到其他有趣的地方? 除了揉合基督宗教與中國建築特色的道風山,以及每到新年就車如輪轉的車公廟以外,沙田的後山上也有一個名為寶福山的地方。雖說寶福山是一個骨灰龕場,但是緩緩升降的小型登山纜車、在山巒起伏之間延綿不斷...
Apr 27, 2023


在五十年代鐘錶舖 尋找錶鄉的故事
從中環古董街走到深水埗,復古鐘錶業的痕跡可說是隨處可見。 古董街不少攤檔都會擺放舊書雜誌,隨便翻開一本以男性為目標讀者的雜誌,都不難看到奢華的手錶廣告。「撈」(勞力士)也許是一種地位象徵 —— 戴在手上,基本上就隱隱透露了這個人的財政狀況。至於其他極大多數的雜牌貨,固然沒有...
Mar 17, 20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