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藝遊大埔林村河
筆者不時會在林村河畔漫步,踩單車。然而,這條河背後原來承載着許多故事。 「城中藝遊:大步川流」(「大步」為大埔古稱)以林村河為軸心,串連四位藝術家的創作,搭配藝術工作坊、劇場、生態導賞、口述歷史團、單車團等活動,深入寨乪溪澗,探索大埔的生態與人文。其中,藝術家與生態組織的合...
Apr 16


城市人初入村見聞錄
作為遠離農村的都市人,筆者早前得知元朗即將舉行農地開放日,自然相當好奇,期待可以一窺香港農民的生活。 相比鄰近的新市鎮,錦田菜園新村的天空清澈開揚,令人豁然開朗。入村沿路看見很多種滿各種蔬果植物的農地和盆栽,例如菠蘿、生菜、番茄等,甚至有咖喱葉和其他調味料。在此之前,筆者可...
Mar 17


活著就像開盲盒
活著的每一天,像不像開盲盒?「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以一系列挑戰思維的作品,試圖在藝術的語境之中,重新審視人類的存在與處境。 由歷史到現在,身體與空間,今年SPOTLIGHT的作品都有所着墨。《無限延展》將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與符彬靖的個人經...
Mar 14


以英文重演三國演義
你有想像過《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講英文嗎? 「從文本到舞臺®️」計劃的「探臥龍」以英語重新演繹經典的三國篇章。它既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場大型的全方位學習企劃。除了愛打機的朋友曾經操控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現在看過《三國演義》原著的人還有多少?(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Mar 6


舞台上的戰後世界
劇場燈光暗下,你步入一片荒涼之境。空氣中瀰漫著不安的低語,地面顫動,牆壁不再只是牆壁——它是立足點,也是深淵。 《荒原》不是一場普通的演出,它是文學、音樂和身體語言的交錯。阿姆斯特丹小交響樂團攜手荷蘭 ISH 舞集與班查劇團,以當代舞、抒情嘻哈和空中特技重塑 T.S....
Feb 14


誇啦啦賽馬會創「見」願景計劃
【對藝術教育有興趣?好機會!藝術工作者募集中!】 藝術工作者過往多半以服務提供者進入學校,例如排練年終戲劇展演,擔任美術堂客席教師,受邀出席講座與學生分享等等。不過,校園內其實還有藝術工作者發揮才能的可能性。 承接自2021年起在本港十所小學推行的先導計劃,誇啦啦賽馬會創「...
Jan 20


卓別寧母女的魔幻舞台
今屆香港藝術節的《鐘聲與魔咒》由來自卓別靈家族的兩代藝術家:維多利亞(Victoria Thierrée Chaplin)和其女兒奧麗莉亞(Aurélia Thierrée)攜手創作。本作已是她們第三次合作,才華洋溢的奧麗莉亞自幼受父母熏陶,兩母女可謂默契無限。...
Jan 17


舞台劇《近鄉途情怯》
992年,當時成立13年的中英劇團 @chungyingtheatre 上演原創劇目《客鄉途情遠》。這部講述中港兩地分隔親情的劇目榮獲第一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33年後續作《近鄉途情怯》,上半部份將會濃縮重現《客鄉途情遠》,下半部份則以未來視點續寫這個家的故事。作為中...
Jan 14


你最近一次看花車巡遊是?
你最近一次看花車巡遊是甚麼時候? 渣打藝趣嘉年華雖然不是第一年舉行,但是筆者以前並無留意這個活動,這次是因為同行友人在多年前曾經以學生身分參與其中,當日又剛好經過才結伴去看看。今年的巡遊以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作品「八十日環遊世界」作主題,色彩與活力兼具,設計多元有趣,而且現場比...
Dec 31, 2024


做一晚法國舞會的主角
光影流轉間,你踏入了一個夢幻的巴黎:浪漫奢華卻又現代化,彷似一場夢般,每一個轉身都是驚喜,每一次舞步都是探索。 《巴黎舞會》作為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節目,由屢獲殊榮的西班牙著名編舞家布蘭卡·李(Blanca Li)耗時四年打磨創作而成。此節目每場只限十位賓客出席,...
Dec 16, 2024


繪本世界在舞台上躍動
當繪本世界在舞台上躍動,會有甚麼可能? 在大館馬戲季中,劇場資深演員高棋炘以創作人身份,為我們帶來一場突破傳統戲偶演出的視覺盛宴。這不是一般童話故事中的布偶劇場,而是將人體、物件與戲偶融合的實驗性作品,你會看見身體化作星球的奇幻景象——鎖骨延伸成峽谷,手腳搖曳如垂柳,而泡泡...
Dec 13, 2024


管弦樂、歷史與太空
管弦樂、歷史與太空走在一起,會碰撞出一些甚麼火花? 第53屆香港藝術節的其中一場節目是《貝多芬和平之戰》:將鑑古與未來融合,製作成一個壯麗而震撼的多媒體藝術體驗。島嶼管弦樂團和誦調合唱團為我們帶來極少見的兩部戲劇樂章完整演出,將貝多芬筆下《史蒂芬王》和《雅典的廢墟》巧妙地詮...
Dec 9, 2024


高舉雙手擁抱風與我城
起源於英國的雙層巴士是香港最獨特風景之一,甚至獲韓國旅行團編進行程;小紅書將Big Bus Tours的開篷觀光巴士維港路線封為「落日飛車」,排隊等候時間一度長達幾小時。 約一年前,身兼藝術家和交通研究者的林兆榮 Swing @swingtheflaneur...
Oct 25, 2024


記憶與反思
「一刹那者為一念」,現代科學看就是0.018秒。 【分享會活動、需報名】9月23日當晚分享會由「一念空間」計劃的合辦人,角落微光創辦人 Hazel 與遊展的 Maureen 共同主持。除了介紹有關「一念空間」計劃由籌備到展出的歷程、下一步計劃,亦會分享策展經驗、對參加者家庭...
Sep 19, 2024


如果失去了回憶
如果失去了回憶,我們的身份還剩下什麼? 「一念空間」為一個社區計劃,由志願組織「角落微光」自發籌辦,經過甄選並獲選成為「遊展工作室孵化計劃」下的計劃之一。計劃分別以五個階段關注腦退化症與其照顧者的議題,攝影工作坊、社交媒體互動、展覽、與咖啡店的菜式創作和自發的照顧者友善場所...
Sep 14, 2024


在咖啡廳探索自我
走入一間cafe,除了飲啡食tea,還可以做甚麼? 在香港飲食業面臨寒冬之際,筆者在九龍城的一間cafe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新嘗試。由networking聯誼、線上群組、試啡,再到潛意識卡牌體驗——一看似是塔羅牌,也如塔羅占卜般可以問你想問的事,但卻是由心理輔導專家陪你從心理學...
Jul 11, 2024


古蹟保育對談會
在討論「古蹟」的時候,我們時常集中在現在保育法例的不足和困境,又或者以建築及空間運用的概念出發,從而理解古蹟。 「遊展工作室孵化計劃」(註)夥伴「蹟蹟復識識」將於7月6日舉行對談會,並特別邀請到了貫文空間及靈基堂的代表,分享兩機構在活化歷史建築過程中所面對的各項挑戰。...
Jun 20, 2024


「微光咖啡廳」義工招募
「微光咖啡廳」@the_glimmers.inthecorner 意念啟發自日本在2017年一個關注腦退化症的快閃活動「會上錯菜的餐廳」,該活動由患有腦退化症 (又稱認知障礙症)人士擔任侍應,負責招待客人入座、下單、上菜等等,侍應們與客人的有趣互動令人印象深刻,一度成為社會...
Jun 13, 2024


繪本後的古蹟保育想像
「區區都有古蹟。」蹟蹟復識識 @theheirages 的Miko是一位中學老師,但對「教書」存在疑問:香港高中歷史科課程提及了制度史,遠距離令學生或敬而遠之。因此,Miko決定創立「蹟蹟復識識」,以如桌遊、繪本、展覽、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探討每個古蹟在保育背後的選擇(例如如...
Jun 6, 2024


莎劇經典改編的獨腳戲
早前看了香港藝術節的《狗樣的真相》,這是英國著名劇場創作人添・高治一人的獨腳戲,飾演了莎士比亞著名悲劇《李爾王》(King Lear)中的小丑。故事講述了一位羅馬時代不列顛國王李爾王的傳說故事,他相信他的兩個女兒會孝敬他、侍候他享受晚年生活,便將自己的產業分給她們,卻造成了...
May 3, 202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