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FAC17C6-F89C-4B38-9317-296B725E11CF.hei

文庫

政府工廈前世今生與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上)

香港工廠大廈林立,不論在市區,還是在部分新市鎮,你都可找到大大小小工廠大廈的蹤影。但香港工廠大廈的歷史發展和起源,你又知道多少呢?


一切都要從石硤尾木屋區大火開始說起。對,就是那場1953年聖誕夜的石硤尾大火。且慢——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香港的工廠大廈嗎?那與石硤尾木屋大火有何關係?


很多人都知道,石硤尾大火是因為意外而導致多間木屋在一夜間被焚毀,多達58,000名居民因此無家何歸,政府亦因此不得不臨時興建包寧平房作臨時安置居民之用;到後來更發展成興起七層樓高的徙置大廈,讓石硤尾徙置區成為全港首個徙置屋邨,亦是香港政府首個落成的公共屋邨,開啓了日後公屋發展的大門。香港公屋發展在多年來亦因應社會需求而有不同變化,由徙置大廈到廉租屋,到大家較為常聽見的井字型公屋、舊長型公屋、Y型公屋到和諧式公屋,至今日的非標準型大廈,如是者發展了超過70年。


但在香港公屋發展的背後,並不多人知道,其實香港工廠大廈的發展亦源自於這場大火。其實在石硤尾大火之前,不少市民的住屋同時是家庭式的工場(俗稱「山寨廠」),發展着大大小小的工業。而1953年石硤尾大火的真正成因,正是由於一名製鞋住戶在燃點火水燈時,火種不慎燒着棉胎及製鞋膠水,從而引起火警。


大火後,政府於1954至1961年間陸陸續續興建了多幢第一型徙置大廈,並在各個徙置區興建多座徙置工廠大廈,以安置是受清拆寮屋及平房區影響的山寨廠、家庭式作坊和小型工廠,同時回應了當時社會工業發展的需求。當中在1957年落成的長沙灣工廠大廈第一座,就是首座政府建造的徙置大廈;直至1973年間,政府總共在全港不同地方興建了8座徙置工廠大廈,例如佐敦谷工廠大廈、柴灣工廠邨大廈等,並交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1973年4月,新成立的房屋委員會接手管理該8座大廈,並興建新一批多層工廠大廈,包括葵涌葵安、長沙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等等,全盛時期房委會轄下有高達17座政府工廠大廈。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加上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改變,不少政府工廠大廈都陸續拆卸。


如今剩下的政府工廠大廈,除了有位於葵涌的晉昇工廠大廈,還有是次專題介紹的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位於屯門新市鎮工業區內的開泰工廠大廈於1982年10月建成,屬於房委會轄下工廈中較晚落成的一員。它的落成是為了迎合屯門新市鎮的發展,方便從事工業活動的居民上班,減低跨區交通需要。


雖然開泰工廠大廈是較晚落成,在大廈設計上有不少的改良,但仍可到點點舊時公屋的影子。它樓高26層,提供1,756個25平方米(約269平方呎)單位,外觀及間格設計相當簡約四正、實用性高,單位與單位間可拆除間隔互通,讓廠家可因應實際需要而靈活使用。此外,每層均有環繞大廈外牆的陽台走廊,發揮關鍵採光和通風作用。以上的設計,跟早期的一型徙置住宅大廈設計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開泰工廠大廈過去還有着怎樣的故事?今日的開泰工廠大廈又是何去何從?讓我們留待下回分解。

---

【#excohk_遊記】

政府工廈前世今生與屯門開泰工廠大廈(上)

---

文:#excohk_aiko

編:#excohk_rin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