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FAC17C6-F89C-4B38-9317-296B725E11CF.hei

文庫

眼前靜止的,其實在流動

建築和設計的形態可以靜止不動,也可以流動。


近日在HKDI Gallery @hkdi.gallery 有兩個分別關於設計和建築的展覽——《意大利:設計新景觀》和《馬岩松:流動的大地》。前者為意大利米蘭ADI設計博物館閉幕後的巡展首站,分別集結了100位來自意大利、 35歲以下的設計師作品;而後者則是MAD建築事務所 @madarchitects 創始合夥人馬岩松 @mayansong_mad 於香港的首個大型個人展覽,展出了他過去二十年間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築項目。


《馬岩松:流動的大地》希望與觀眾共通探索一個城市的未來——有沒有可能景觀、歷史、自然環境都可以和諧共存?甫進門,已看到遠處滿牆富有動感的霓虹燈,非常搶眼。馬將其筆下的建築合而為一,再以霓虹回應香港的脈絡。當原石座落公園,像鵝蛋般的白色花崗岩拼合,與自然與草地交融,天空、水、海岸線和景觀延綿不斷,觀眾穿梭其中的已非展覽空間,而是海濱和城市的悠閒蜿蜒小路。遠在荷蘭鹿特丹城中心的移民港口,曾是歐洲人移民乘船前往美國的出發地,也曾是歐洲最大的倉庫;但倉庫也不一定只能行工業風——翻新時保留外牆標誌性的綠色鋼窗和混凝土結構的同時,玻璃幕牆、旋轉樓梯、全方位的觀景平台大大增加了建築的透明感。這座見證了19、20世紀幾百萬移民的流動的建築保留了歷史,也讓觀眾眺望時開始想像未來。除了從功能出發,線條和形態也同樣可以重新定義一座建築:幼稚園可以是無邊界的、樓層可以作不同角度的旋轉,營造出不同的城市景觀,而博物館也可以是一座充滿未來感的「母艦」⋯⋯刷新了筆者對建築設計的理解。


互動使得建築的狀態流動,設計也不例外。一些展覽的體驗之所以獨特出眾,是因為體驗會隨著觀者的背景、認知、現場互動等而轉變。觀者的身分越多元,設計的底藴與意會就更明顯。《最大值+1,5度》系列運用廚房的廢棄蔗渣板來製作出一件多功能家具——它既是一張休閒椅,更可以成為一張兒童椅、咖啡枱、梳化或躺椅⋯⋯隨時隨地按觀者需求變身。設計只有「方便人類」一個功能考慮?今時今日已不足夠。在人工智能時代,《非人遊戲》、《AltaQuanto》等展品還考慮到人工智能的邏輯、人類與電腦互動的過程,甚至是用具(以智能電話控制)。除了娛樂,還能提高環境意識,預防人禍。面對設計造成的污染及不公平貿易等問題,運用在地物料、運送方法、收支回歸製造者⋯⋯又能否讓設計達到與環境融和,達到平衡?


好的設計背後經歷過縝密的思考、不斷的探索和必經的失敗⋯⋯至於什麼是「好」?這個定義大概會永遠留在流動的狀態。

---

【#excohk_展覽】

《馬岩松:流動的大地》

日期|即日至4月7日 (逢星期二休館)

《意大利:設計新景觀》

日期|即日至5月19日 (逢星期二休館)

時間|10:00-20:00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Gallery(將軍澳景嶺路3號)

---

文:#excohk_rin

圖:#excohk_saj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