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被遺忘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屯門輕鐵路線的分支眾多,也許連屯門人都還沒有踏遍每一個輕鐵站,更遑論是區外人了。 筆者一次偶然下坐到了某條輕鐵線的總站 —— 三聖。三聖邨是昔日為安置漁民而建,屋邨內的一間間老舖至今都頗具漁村風情,而區內的海鮮街亦聞名海外,疫情前吸引不少旅客遠赴而來大飽口福。適逢禮拜六下午...
Dec 24, 2021


假日電車路漫遊:從中環走到柴灣
某個週末,剛在陸羽茶室食完brunch的筆者正在中環街上隨意遊走。走到德輔道中,面前一輛電車緩緩駛過 —— 這是個很大的誘惑。但既然無事可做,倒不如⋯⋯不上車,就一直沿著電車路往前走? 眼前的中環是個「小馬尼拉」。西裝骨骨的上班族不見了,換來的是一群群高歌熱舞、熱鬧聚餐的工...
Dec 15, 2021


西學東傳,破舊立新
行完樓梯街幾百級樓梯之後,沿一條小路轉右行多幾步,就會見到一座古舊但典雅的西式建築 —— 香港醫學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已經屹立此地長達百年,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正是其年歲的證據。紅磚外牆在一堆白色石屎高樓間份外奪目,與一牆之隔、擺滿鮮色膠滑梯的遊樂場也是相映成趣。醫學博物館最...
Dec 7, 2021


宗教面前,人人平等
上年八月,我們帶過大家到位於尖沙咀彌敦道的清真寺一窺究竟,這次則轉到灣仔看看另一個宗教 —— 錫克教的廟宇。 位於灣仔的錫克廟於1901年落成,原本是為十九世紀下旬來港服役、信奉錫克教的印籍英軍和警員而設,其後許多錫克教徒與家庭留港工作或從商,服務群眾日漸增加。廟宇歷經多次...
Nov 23, 2021


青山公路上被遺忘的小屋
乘巴士過汀九橋,欣賞天海一色的美景途中,你曾否留意到一幢坐落於岬角上的白色建築物——白樓? 白樓位於青山公路與海邊之間一處小山丘的平台上,兩旁是海美灣泳灘及雙仙灣泳灘,可一覽青衣和馬灣的壯麗景觀,遠眺連接大嶼山的青馬大橋。白樓至今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變化歷程主要可分為三個階...
Nov 9, 2021


大人看的繪本、港人看的澳門
一開始看到繪本書屋的店名,總不禁聯想到有好多小朋友看著兒童繪本,然後東奔西跑的混亂景象。現實其實只是筆者幻想太多,東奔西跑的可能只有可愛的貓副店長(笑)。 書屋小小的店面內,將近一半被劃為閱讀繪本的地方,不同尺寸的繪本整齊有序地放置在書架上,讀者要除鞋才可以進入。只穿襪子踩...
Oct 22, 2021


香港抗疫活歷史
酷熱天氣下,回家脫去充滿汗臭的衣服「沖個靚涼」,可説是夏日一大樂事。但你能否想像沒有獨立浴室的生活? 位於西營盤第二街的公共浴室是香港歷史最悠久,且碩果僅存的公共浴室。隨西邊街拾級而上,到第二街便能看見一座搶眼的粉紅色建築。樓高僅兩層的粉紅色建築與旁邊的高樓住宅相映成趣,倒...
Oct 2, 2021


快門拍下的,只有當刻:中環街市
「雞蛋燈」,水磨石樓梯,舊鐘等照片攻陷社交媒體首頁。然而,相機快門拍下的只有當刻,一磚一瓦背後的故事有否揭露於人前?當刻的開張熱潮,又能否轉化為長期的社區資產? 歷經十幾年的中環街市保育項目終於在近日完成,見證了近180年變遷的三級歷史建築物以全新面貌進入大眾的視線。筆者想...
Sep 19, 2021


唔使上淘寶,唔使去深水埗
工廠大廈與我們何關? 政府於五月發出新聞稿,宣布拆卸房委會轄下的四幢工廠大廈,包括位於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而前三幢已決定改劃為住宅用途。 Fanny父親是穗輝工廠大廈的第一代租戶,家族租用此地已有三十多年。「理...
Aug 18, 2021


昏暗角落中的小天地
躲在窄巷裡面的小商場,往往有種莫名的吸引力。 坐車經過禮頓道,常會看見座落於路口的丹麥餅店,但就從不知道後面原來有個小商場。俗稱「四禮一加」的五棟舊樓底下,藏了個日系小酒館、擺滿型格電單車的走廊、能從玻璃一窺內裏的美國風情紋身店,還有本地茶記,風馬牛不相及的小店混在一巷,便...
Aug 13, 2021


回到澳門(下):只有三人的崗頂劇院
不論你有沒有到訪過澳門,相信應該都知道這裡有大大小小、以黃白色為主調的葡式天主教堂。對沒有宗教信仰的遊人來說,澳門的面貌好像只由一個個賭場塑造出來;景點好看不好看,也許只是伴碟。疫情前,景點外的長凳大概只是遊客用來小憩睡覺的一個地方;而沒有遊人的時候,大概就剩下幾隻四處覓食...
Jul 26, 2021


回到澳門(上):崗頂前地、何東圖書館
身為半個澳門人,長住香港多年後才驟覺,原來還未曾認真遊歷過自己的出生地。最近因故回澳門一趟,趁疫情遊人疏落,正好適合四周走走,看看自己過往錯過了些什麼。 崗頂前地是一個典型的歐式小廣場,此地有四座在十六至十九世紀間建造的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圖書館、劇院、修院大樓及聖堂。正因地...
Jul 10, 2021


Until We Meet Again
此時一別,不知何日再見。 伴我們走過130年的山頂纜車將會大更新,由明日起將會停駛半年,更換纜車的動力和拖曳系統。改朝換代後,亦會淘汰現有的紅色纜車,吸引了筆者在內的一群「纜車迷」前往朝聖。 為了紀念第五代纜車的最後日子,纜車公司邀請了藝術家將纜車塗成不同款式。但是於不少人...
Jun 27, 2021


夏日郊遊之旅:中途落車,不上山頂
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城市與鄉郊之間只有一步之差。筆者在灣仔鬧市上了架往山頂的巴士,車程才半小時不到。說起山頂,大部份人都會聯想到凌霄閣和纜車。若你坐巴士去山頂,途中不妨打開地圖看看,其實沿路上都可以發現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
Jun 25, 2021


鬧市中被埋沒的公共空間
舊建築等候拆除的過程往往漫長甚至無期。在它們步向毀滅之前,還有沒有機會為社會作出最後的貢獻? 位於灣仔鬧市中心的灣仔學校,去年終於決定拆卸、交予特殊學校作為重置之用,並預計於2026年完工。在這之前,被殺校的灣仔學校早已荒廢十年有多。...
Jun 2, 2021
趁起滿樓前,行遍這些無聊的小徑
筆者家住大嶼山。近幾年海岸線越推越後,以往覺得又長又悶的散步徑變得越來越短。然後某一天搭車經過時,猛然發覺:全都消失了。 速食媒體渲染下顯得分外「隱世」與「秘境」的散步徑和小沙灘,對於當區居民來說也不過是日常景色而已。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May 5, 2021


晨早自有晨早的風光
沉悶自有沉悶的風光,晨早也自有晨早的風光。 從青衣城走到荃灣,必經青荃橋。橫越藍巴勒海峽的二十幾分鐘路程日曬雨淋,每日都行同一條路的話,可能會生厭;但在沉悶的事情中,總能找到屬於沉悶的風光。 從橋上往下看的話,會看見一個個小人影做著晨操;晨早的光從天橋的出入口透入,還會看見...
May 5, 2021


導賞團教育觀眾/觀眾教育
付了錢參加導賞團,身份是否會由參觀者變成顧客? 筆者好些日子前去了WWF位於大埔元洲仔的保護中心參觀。由於參觀人數有限制,除報了名參觀的人士能進入外,這個地方一般而言大概只是一個大家常常經過,卻不知道是幹甚麼的地方。中心坐擁吐露港景色、英式花園建築、白色牆身再配少許紅磚、半...
May 3, 2021


老餐廳情懷
曾經聽過「餐廳也有自己性格」的說法。老餐廳大概就像一個阿伯或阿婆,活了幾十載,若沒有自己的風格才奇怪。 海安咖啡室相信是屹立香港地最久的冰室之一,自從 @dearjaneofficial 的《銀河修理員》在上年推出後,不少樂迷跟隨音樂影片中的陳樂...
Apr 30, 202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