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Jun 8, 2023
在人間體驗六道輪迴
「人在世間。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無量壽經》 你有想像過,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只得一個嗎?那麼我們人生的起點,到底在哪一個世界?新媒體藝術家陸揚在亞洲的最新個人展覽——「獨生獨死香港體驗中心」選擇在通透的油街實現...
Jun 1, 2023
誰在幕後撐起電影?
如果要透過一個展覽來呈現你的日常工作,你會擺放什麼展品? 除了早前在JCCAC看過的電影劇照展覽,這次要介紹的展覽同樣大開眼界,讓筆者認識了更多電影產業中的幕後工作。現時在沙田文化博物館舉行的「無中生有 -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可說是鉅細無遺地揭露了美術指導及服裝造型...
May 24, 2023
留住香港最燦爛時光
很多事情都有期限,那麼光呢? 現時在唐人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是黃進曦與周俊輝的雙人展《浮山蜃市星閃閃》。若要簡單總結兩位本地藝術家的背景,周俊輝的多以老照片和電影作題材,並加以重新演繹;而黃進曦的畫作多環繞風景寫生,所用之色彩飽和度高。因此不難聯想,這次兩人的展覽以香港作為主...
May 24, 2023
來趟內心的大掃除
筆者有一排很喜歡執屋,清清舊物。整理好雜物後,看到終於被騰出來的空間,心情很是放鬆。自此以後,筆者就會每個星期找出一個需要執拾的角落,翻翻找找再收拾。 來到 @wurearea,看到關於積物的展覽 @stuffy.here...
May 18, 2023
設計中的光譜:由時裝化作媒介
時裝於你而言是甚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由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光譜」呈獻《譜.度.時尚》展覽以40多個在地化設計項目,展現時裝的貼地,以及整個產業的不息循環,從時裝看時尚,教你品味生活中美學。 展覽透過劃分五大設計展區:環境及空間、時裝及配飾、傳訊、產品及展示、社會及包容性去...
May 11, 2023
留住香港最燦爛時光
很多事情都有期限,那麼光呢? 現時在唐人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是黃進曦與周俊輝的雙人展《浮山蜃市星閃閃》。若要簡單總結兩位本地藝術家的背景,周俊輝的多以老照片和電影作題材,並加以重新演繹;而黃進曦的畫作多環繞風景寫生,所用之色彩飽和度高。因此不難聯想,這次兩人的展覽以香港作為主...
May 4, 2023
唔使去台北,去油麻地就得
日前隨便碌碌Instagram的Reels,發現台北有一個名為「日星鑄字行」的地方,被稱作必去之地。筆者雖暫未能赴台灣一看,但有日經過油麻地,碰巧發現一個頗為相似的小地方。 雖說第一套中文的活版字粒源自香港,但香港現在能夠看到印藝及活版印刷的地方寥寥可數,例子有位於石硤尾的...
Apr 27, 2023
掃墓不忘欣賞四周
清明掃墓之際,大家除了帶着祭品和鮮花上山惦念先人,路上又有否留意到其他有趣的地方? 除了揉合基督宗教與中國建築特色的道風山,以及每到新年就車如輪轉的車公廟以外,沙田的後山上也有一個名為寶福山的地方。雖說寶福山是一個骨灰龕場,但是緩緩升降的小型登山纜車、在山巒起伏之間延綿不斷...
Apr 22, 2023
共有的痛苦和回憶
有些回憶對大家而言總是有所共鳴的。單單看着眼前的一幅畫,你可能已經能猜到其背後的意義:不論這些共同回憶是希望或痛苦也好。 位於黃竹坑的 @sc_gallery_sharon 現時展出劉家俊 @jaylauka 和鄭怡敏 @cheng.gum...
Apr 20, 2023
藝術書展前哨戰
香港藝術書展在4月28至5月1日舉行,不少地方最近也像打起了「前哨戰」,展出不少書籍或其他印刷品。 位於富德樓12樓的「呃你睇:只怕不賣地區出版小型展」既有藝術品,亦有印刷品。場內所展出的刊物全部與地區相關,基本上除了一些團體自資出版或者獨立出版的小誌、雜誌與刊物以外,便是...
Apr 17, 2023
猜猜藝術家是個怎樣的人
單看畫作,你覺得這位畫家會是個怎樣的人? 或者大家看畫的時候常常會猜:「能畫出這幅畫的人,樣子或者性格到底會是怎樣的呢?」製作出玩味甚重的小擺設或者卡通化畫作的人,大概也是感覺活潑的藝術家;集中在雕刻、印刷或攝影的朋友,可能也給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 @whitecube...
Apr 4, 2023
藝術大爆炸:中環四月展覽推介
每年三至四月都是藝術界的「大爆炸月份」。除了剛剛完結的Art Basel與Art Central,中環H Queen’s內的各個畫廊同樣展出了不少優秀作品。 🎨6樓 David Zwirner :「Rirkrit Tiravanija: The Shop」(至5月6日)...
Mar 31, 2023
圓形是零,也是無限
圓形是零,也是無限。 現時深水埗 @parallel_space_hk 的「HOT PINK」展覽展出了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兩位藝術家都是台灣人,但背景不同:一位是駐香港的台裔藝術家,而另一位則是生活在台灣新竹的建築設計師。展覽以畫作以及裝置藝術為主,凸起的結塊狀物挑戰觀眾視...
Mar 30, 2023
當莫內遇上水墨畫
當莫內遇上水墨畫,會出現怎麼樣的火花? 現時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展出的馮大川個人畫展《想月》由萊富仕畫廊策劃,並展出了三個不同主題的20幅作品。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筆者也覺得大自然給予的靈感是其他事物無可匹敵的。藝術家遊歷蘇格蘭、劍橋和法國,路上看見的島嶼與海洋、城...
Mar 25, 2023
我們一直都在互相依附
「We are gigantic colonies of symbiotic genes.」 作為 Co-Exist 的繼展,是次展覽繼續探討了個體與集體的共生關係,從而進一步思考生態環境不可切割的整體性。展覽的選材與編排不算非常嚴謹,若然沒有看策展論述的話,觀者很有可能以...
Mar 17, 2023
在五十年代鐘錶舖 尋找錶鄉的故事
從中環古董街走到深水埗,復古鐘錶業的痕跡可說是隨處可見。 古董街不少攤檔都會擺放舊書雜誌,隨便翻開一本以男性為目標讀者的雜誌,都不難看到奢華的手錶廣告。「撈」(勞力士)也許是一種地位象徵 —— 戴在手上,基本上就隱隱透露了這個人的財政狀況。至於其他極大多數的雜牌貨,固然沒有...
Mar 7, 2023
不要那麼逼真
回想起小時上過的畫班和美術堂,老師都有著一套評分標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準則,應該是「像真度」。 之所以說「像真度」是一個標準,乃是因為筆者在長大後,觀察到被畫室或者學校選中貼堂的,都是那些像真得出乎意料的作品;在比賽中得獎的作品,質素有時候也似乎超越了小畫家年齡的能力水平。...
Mar 4, 2023
踏上舞台,聽着聲音舞動
「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當中表現自己的情緒。而除了言語,身體的動作也可以成為一種表現的方式。」 於3月10日至12日上演的《第一步》是一齣沉浸式互動舞蹈表演,由來自法國的藝術科技先鋒食蟻獸沉浸式藝術工作室與香港藝術家一起創作。與單純坐在觀看、集中在肢體美態的傳統舞蹈表演不同,《...
Mar 2, 2023
無厘頭之中的有厘頭:廣州獨立藝團菠蘿核
種下一粒果核,等其慢慢發芽 —— 再次破土長出的果實,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筆者最近透過 @hanarttzgallery 的展覽認識了一組有趣的廣州獨立藝術團體,菠蘿核。團體在2019年由兩位始創成員Bubu和Cat成立,慢慢發展有各式各樣的朋友組成:學者、作家、藝術...
Feb 28, 2023
香港劇場演繹捷克民間傳說:狡猾的小狐狸
📥購票:https://linktr.ee/excohk 當外地民間傳說來到香港,會產生如何的化學作用? 由英國寂靜歌劇團和香港歌劇的創作團隊共同創作的《小狐狸》將會於3月11至18日在大館公演。講明是捷克民間傳說,其情節自然有著其特色:奇幻和超自然等情節有紐帶,並常見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