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FAC17C6-F89C-4B38-9317-296B725E11CF.hei

文庫

會代謝的建築

日本戰後的藝術界可謂是百花齊放。由講求自由風格、不限形態的具體派,到用上可拆卸部件、讓建築「活起來」的代謝派,都標誌一個充滿活力和新意念的時代。 派如其名,之所以稱為「代謝派」,乃是因為建築物被賦予了有如生命體般的「代謝」,像是以可不斷更替的部件為骨幹,仿似一座座活著的有機物。在Pearl Lam Gallery舉行的展覽中,A.A.Murakami製作的一個個裝置藝術也就是一個個迷你的代謝體。場中央由紙漿製作而成的艙有如一個細胞,純白而重疊的空間擺放在教堂當然是夢幻至極;但若場景轉換到監獄中,白色卻會是恐怖、孤單與無助的象徵。顏色隨著型態場景的變動,也跟著活起來。 物理定律也許對我們這些文科仔女而言複雜難解,但眼前的光卻明顯比家中電視屏幕的高了幾個班,強得足以分隔空間;大塊彩色玻璃在地上的倒影碰上真玻璃窗射進來的天然光,又是一個有趣的光景。由紙皮組疊而成的空間靈活多變,除了可以當家傭的週末娛樂營,也可以是露宿者的一個家;橋底、街角、球場一隅,總會找到他們的蹤影。


代謝派雖已淡出世界舞台,但城市依然活著 —— 或者說,它就像一個大胃:把風土人文與資源消化揉合再消化,最後又會化成何等養分,滋養大地? --

【#excohk_展覽】

千層胃(A Thousand Layers of Stomach)

日期|至2月12日 時間|10:00-19:00

地點|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6樓 @pearllamgallery

--

文:#excohk_rin(本文僅屬個人意見)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