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 excohk_rin
- Dec 24, 2021
- 2 min read
屯門輕鐵路線的分支眾多,也許連屯門人都還沒有踏遍每一個輕鐵站,更遑論是區外人了。
筆者一次偶然下坐到了某條輕鐵線的總站 —— 三聖。三聖邨是昔日為安置漁民而建,屋邨內的一間間老舖至今都頗具漁村風情,而區內的海鮮街亦聞名海外,疫情前吸引不少旅客遠赴而來大飽口福。適逢禮拜六下午到訪,遊人不多,居民悠閒慢步。好奇的筆者到處亂逛,可惜許多店舖都沒有開門。見到三聖邨商場外圍一間店正開著,便上前八卦一番。
顯眼的權記海味既是售賣鹹鮮貨品,更是充當了區內重要的雜貨鋪角色。看舖的是老闆娘,而老闆娘爸爸則在店舖外的樹陰下乘涼撥扇,大談昔日做菜館時的威水風光史 —— 「富臨都問過我借錢!」子孫個個學有所成、生活無憂、身體健壯⋯⋯「以前酒樓人山人海,不知幾旺!疫情之後越來越少人,依家酒樓都唔開門,咪過嚟坐吓。」如此悠閒退休生活,又的確令人羨慕。遺憾的是,舖位持有人歷年來多次加租,附近不少老商戶已經關門大吉,不知這間小舖還能撐多久?
放眼海面,漁船一列列排開,佔據了大半個避風塘,岸上的五金舖也特別寫明賣船舶用品。筆者隨友人登上一架小漁船,跟駕船的婆婆周遊了避風塘一個圈。巨大而租價昂貴的躉船成為了一道道神秘的風光,令人很想一進探究竟。小船和大船時常擦肩而過,許多船主本已互相認識,一旦碰上面便抓緊機會寒暄幾句。像我們這些外人固然不知道他們說的是誰的閒話,卻切身感受到這個歷史悠久的水上社區依然存在互相交織的網絡。
小船靠岸後,目光隨即被岸上一間製冰廠吸引。三聖海邊的青山冰廠屬於香港製冰公司,公司成立於1896年,迄今已有過百年歷史。翻查資料,香港現今只有四間製冰公司,共出產1600噸冰,除了供飲食業、街市和漁民冷藏生鮮食料外,也有冰倉代客保管海味、皮草等等,甚至有批發供地盤製作水泥調溫之用*。岸邊一隻小船緩緩駛近,原來是來取冰的 —— 毋需上岸「交收」,冰廠員工只把喉管伸到船上,大堆冰塊隨即傾瀉而下。如此效率,確有香港特色。
隨著漁業在上世紀末開始式微,香港漁民社群大概是被遺忘的一群。只是,讓三聖僅餘的漁人風情偏安一隅,可能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 誰知道「重建」與「活化」殺到來時,三聖會否變成澳門那個左一座羅馬鬥獸場,右一條阿姆斯特丹運河般,歐陸風味皆備、獨欠漁人風情的漁人碼頭? *初曝光!冰廠睇真啲 《飲食男女》2015年8月19日
----------
屯門三聖
----------
文:#excohk_rin(本文僅屬個人意見)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