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活化常見用途為展覽場所、文創空間、餐廳等,但若然在保存與展示、公眾使用之上賦予更多社會價值,由消費、古蹟教育推廣到對社會的照顧,在古蹟、營運團體的功能上多走一步,或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想像和關懷。台灣的「#中山藏藝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市定古蹟)可能可以對香港古蹟活化帶來啟示。
作為折衷主義、即在符合現今需求同時揉合以往的歷史風格,中山藏藝所的建築特色是外觀為簡潔的現代建築,而木窗、橫帶裝飾仍夾雜古典歐風,整體表現出1930年代的歐風氣息。 二戰前此建築為臺北州廳公設的職業介紹所;1945年及之後,雖經歷數次更名與升格,國民政府將其作為臺北市公共衛生的執行場所。而現時則由喜憨兒基金會管理,除咖啡廳外亦有古蹟展覽、舉辦非營利活動的空間。
乍看與香港或其他地區的古蹟經營大同小異,但在原功能、活化功能上多作一步,同時顧及公眾、包括弱勢社群的需要,實在難得。中山藏藝所「承接」昔日職業介紹所提供介紹工作的服務及訓練失業者工作技藝的功能,餐廳不僅提供機會讓心智障礙者能夠就業以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同時能與參觀者、食客接觸以增加交流機會,亦能借餐費支持古蹟及基金會營運,是為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舉三得。而叫筆者難忘的,莫非對照顧者的喘息支援服務:除可獲飲品優惠、照顧資訊外,中山藏藝所更提供著色紙作「放電」,見微知著。古蹟因而不只是「高大上」的歷史空間,而是社區內歡迎弱勢及其照顧者放鬆的支援空間,具社會價值亦更歡迎不同民眾接觸古蹟。
同時中山藏藝館亦有小型古蹟展覽,展示及介紹古蹟的構件、中山區的古蹟地圖以展示組合價值。但除藏藝館的展覽外,中山藏藝館亦以低廉的場租提供展示空間,降低障礙者、學生團體舉辦藝文活動、與公眾交流的門檻,讓他們能展現所長、建立人際網絡,這種開放性很是難得。
社會上往往有「避鄰心態」,如喜憨兒基金會曾計劃開辦社區日間照顧設施而遭反彈,但位於鬧市的中山藏藝館被接受、報導,或在於「古蹟活化」下大眾聚焦於活化後的「實用性」、背後特殊的人文意義。當古蹟被視為社會的共同回憶和財產、有意到訪學習背後的歷史脈絡,古蹟不再是一幢老樓、拒人門外,而是在賦予全新生命力下,提供一個餐點、展覽的多元使用空間。另在古蹟本屬於公眾和開放予公眾、以後代為本的理念上再走多步,為弱勢人士提供便利,讓他們能共享這個空間,及在「市定」古蹟的特色和象徵上加強了對社會的關顧和參與,讓社會更能接受。在古蹟建築和歷史的獨特性加持下,傷健的分野日漸模糊。隨增加社會對弱能人士的了解、建立無障礙環境的呼聲日熾,當古蹟增加「社區參與」,或能增加大眾對社區的歷史、人文了解。
香港的歷史建築大多作為政府部門、文博設施、租用予社企或商業用途,雖有如必列者士街會所(#法定古蹟)一直提供弱能人士復康服務,但活化後強調傷健接觸共融、社區中關懷照顧者的例子寥寥可數,相信活化仍有許多可能性尚待開展。
---
【#excohk_遊記】
中山藏藝所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15號
---
(本文章為合作文章,並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遊展徵稿中📝】我們現正開放任何類型文章投稿,獲選者可獲稿費!詳情請見bio link~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