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xcohk_rin

建築、主義與歷史之後

展覽與書本最大的分別在哪?


現時在深水埗合舍舉行的展覽以香港的粗獷主義建築為題。展場中擺放的圖則、建築模型、刊物和描述緊扣着當中歷史,觀者能夠了解到粗獷主義建築的基本背景、盛行時期,以及建築師資料等等。展品展示的視覺效果清晰易看,亦反映出團隊在資料蒐集上的充分努力。


近年不少學者都不遺餘力地收集和梳理香港歷史建築的資料,為本地過往民生風貌再添一層層次。若然是第一次聽說「粗獷建築」,這個展覽不失為個好的入門課。有點可惜的是,本展依然未能扭轉筆者過往對於建築展的印象:展品描述與策展方式過分流於平舖直敘,一板一眼,未見有突破、前瞻性的敘事思維。也不是說每一種展覽都要用藝術展的方法策展,但是筆者猜想這種策展方式大概與建築界的學院訓練和風格有關 —— 在面對大眾時,與其是單純將資料層層疊放,會不會有方法將死實實的史料變成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從而令觀者更能投入展覽,思考未來?


在「Spheres of Estrangement: Art, Politics, Curating」(註)中,Marrakech Biennale 2012 的策展人 Carson Chan 曾經與 Alison Higill 討論過關於「建築陌生化」的問題:策展在建築學中並非專門的學科,而建築的呈現往往被視為一種實例,而非過程;建築空間的實踐,往往是透過「社會、政治、經濟、環境、技術甚至電子訊息所表現出來」。在平衡展覽在香港歷史以及保育技術之間的論述時,策展人又能夠如何着墨於這一種空間實踐?問題看似複雜,但其實未必有想像中那麼難答 —— 例如在觀眾眼中,這一種建築特色除了以「建築物」本體的形式出現,還有沒有在什麼地方、透過什麼其他形式呈現?


很多討論到最後總是歸零,在藝術界或社會尤其如是。筆者期待在不久將來能看到觸動人心的建築展覽。 註:Alison Hugill in conversation with Carson Chan “Curating Architecture: The Architecture of Estrangement.” ONCURATING. (n.d.). https://www.on-curating.org/issue-31-reader/curating-architecture-the-architecture-of-estrangement.html

--- 【#excohk_展覽】

知與未知──香港粗獷建築檔案

日期|至8月22日(星期三至一) 時間|12:00-19:00

地點|合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舖)

---

文:#excohk_rin(本評論只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平台立場)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推廣、媒體合作和活動策劃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