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現代的符號中「考古」



考古和動漫,看似兩個極端的事物,是如何透過符號學連結在一起?


《次元文明考古計劃:超時空神殿》是香港視覺藝術中心(vA!)最新推出的藝術展覽,亦是藝術家陶啟安(Benny)「次元文明考古計劃」系列的最新創作。看著一大堆陶瓷和符號,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個考古的展覽。但那些似曾相識的動漫中外星人肖像、做舊的顏色、再配上各種怪奇形狀的陶瓷,觀眾很快會產生疑問:「​​為何一件質感陳舊的雕塑,內裡卻有一種未來感?」——或者,這一系列的「文物」並非真實,而是虛構?


真實與虛構之中的界線在哪裡?我們又如何判斷一件作品真實與否?Benny假借考古學的方法尋趣,當中不少靈感源自動漫、特攝及電影等次文化,透過抽取數碼暴龍、EVA等動漫作品的元素,把他們重製成一個個符號:幾何形、動物形、人形、器物形等⋯⋯「陶瓷文物」、「神話」等媒介給人古典樸實的印象,而在現實生活中被看成是次文化的動漫、特攝及電影,卻被作者賦予新的質感、演繹和聯繫,成為全新的圖騰和塑像。利用了視覺藝術中心場地獨有的建築特色,Benny與其團隊創造了一個遊戲程式,令觀眾彷如在遊玩 Pokemon Go 般遊走在vA!不同樓層,意象穿梭古代和現代、現實和虛幻的想像之中,+;![].迷失在.*這場﹍×°幾何遊戲°°°×.﹏\。


撰《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Terence Hawkes解釋:「任何事物只要它獨立存在,並和另一事物有聯繫,而且可以被『解釋』,那麼它的功能就是符號。」而在次文化裡面角色樣貌、背景、動作、情緒、與其世界觀的連繫⋯⋯也正正能夠解釋事物如何能成為不同象徵的同時被解讀和理解:在動漫文化中的高達可以是有型、是強勁的,但在Benny的再造下,高達的硬朗可以與另一事物產生聯繫,成品產生類似神話的印象,甚至超越神話的圖騰和塑像——既古代,又現代,卻粘合無縫,全無違和。如Benny所言,這種形式的再造正正是代表「作者已死」的概念:作者創造了一部動漫作品,在傳播過程中,讀者和Benny解讀了這部動漫作品,而Benny又再透過陶瓷演繹了這種解讀,到來的觀眾在看的時候,也許又會真的錯以為:「這肖像是何方神聖?」由此發展出新一層次的意義。


當這些神聖的「文物」再聚在一起的時候,又會構建成另一種世界觀,正如Benny所想像:「如果我要創造一個文明,並不能單靠一人之力,所以我會邀請不同媒介的人去參與這計劃,就像一起發展一個部落。」何不讓我們參與在這場沉浸式的想像之中,讓想像化成一個真實的部落?

−−−

【#excohk_訪問】【#excohk_展覽】

《次元文明考古計劃:超時空神殿》 @tokaionbenny @hongkongvisualartscentre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2月26日(逢星期二、農曆年初一至三休館)

時間|10:00-21:00(農曆新年除夕提早於下午5時閉館)

地點|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一樓至三樓(中環半山堅尼地道7A號)

入場費|免費

備註|可到 @excohk bio link 展覽網頁了解更多

−−−

文:#excohk_rin

#遊展 @excohk 歡迎任何形式的 #推廣、#媒體合作 和 #活動策劃 等邀請。期待與你一起探索新的意念,共同成長。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