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像香水般的城市情調
作為一個開放的海濱和展覽空間,西九文化區可以如何活用其場地特色,令其文化節目可以突顯香港這座城市的情調? 香港每年舉行的藝術節都不少,今年更首次舉辦「藝術三月」,在3月22日至4月7日舉行的「西九家FUN藝術節」便為「藝術三月」的其中一個活動。藝術節開宗明義以交流和互動作為...
Mar 26, 2024


話我知三個月內做到啲咩
遊展除了為大家介紹各種展覽和活動資訊,近年也開始與創作者和社商界創作不同的活動給大眾參與。為了活用我們的工作室空間,我們現招募各位擁有小念頭的創作人參與新企劃「話我知三個月內做到啲咩」!在三個月期間內,你可以免費使用工作室的共享空間,並構思活動供大眾參與,遊展會為你提供各種...
Mar 6, 2024


在花園中聽著合唱憩息
陽光穿過樹蔭,你感覺到灑下來的光影與落葉、歡愉而和諧的鳥鳴,還有馥郁的花香。你可以想像這景象變成一首曲目——由內而外地去療癒我們的心靈。第52屆香港藝術節除了為觀眾帶來國際團隊的表演,也有如《憩園》等較本地化的演出。《憩園》由本地合唱藝術家劉卓熙創立的室內合唱團NOĒMA演...
Feb 21, 2024


殖民地中的三角關係
把19世紀的北歐劇目搬到香港演出,可以如何讓觀眾更易理解當中脈絡? 改編自瑞典文豪史特林堡名劇的《茱莉小姐》將會在3月1至17日於香港上演。翻查資料,《茱莉小姐》曾於英國及新加坡等地上映。劇目因挑戰性別、地位、階級等概念而聞名;而在是次新世紀的香港版中,故事社會背景將會移植...
Feb 19, 2024


由你一人獨佔的劇場
以劇場為鏡,觀照台上的自己——整個劇場竟然只有你一位觀眾!獨佔劇場,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回事? 比利時先鋒劇團Ontroerend Goed再次越洋到港,為香港藝術節帶來《一個人的微笑》及 《一個人的遊戲》兩個劇場節目。過去Ontroerend...
Feb 6, 2024


我拒絕了瞓棺材
2024年1月份,礙於衝動+新年新革命的精神+未來工作有機會接觸到病患死亡,我一嚿雲地參加了遊展 @excohk 和禮儀師鍾家樂 @lokness23 合辦的這個關於死亡的課程。第一晚,我聽不明白七成用詞。但三星期內,開始理解到關於死亡不同的實際流程,處理遺體、葬禮儀式、喪...
Feb 1, 2024


由零開始 傾一傾垃圾徵費
垃圾徵費,到底點徵?呢個疑問,唔止你有,大家都有。 由政策到執行、買袋到回收,對環境、清潔工友、市民、商家的影響⋯⋯除了被動接收資訊外,我們都應該積極思考。有如零剩研究所 @lab0ver 所言:「有關剩物的課題,我們不應再依賴策劃者的推動,反之是共同探索各種可能性,將剩物...
Jan 29, 2024


由零開始 造一部小提琴(精簡版)
香港喜歡玩音樂的人很多,但又有幾多人擁有一部只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琴? 遊展再次為大家帶來一個造琴的機會!這次工作坊同樣會教授大家如何由零開始做一部小提琴,但為了讓不同程度或有成本考慮的朋友更易上手,活動會精簡至一堂,並包含基本白身琴材料包一份。若於2小時的活動期間未能完成...
Jan 25, 2024


由零開始 思考材料
人在深水埗,除了文青咖啡店,其實筆者同樣對地下的攤檔、東南亞商販和各式各樣的布料鈕扣感到興趣,但卻一直都沒有花時間仔細看過。 今日各商鋪的現成商品琳琅滿目,「材料」對都市人來說或許已經變得陌生。我們往往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例如我想做出一個模型、一份禮物,才能夠想像材料的意...
Jan 12, 2024


由零開始 體驗做一位建築師
社區性格由不同的城市景觀、歷史故事與個人情感塑造而成,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社區的一套幻想與詮釋。「私有的特定公共空間不應只是一個換取更多建造面積的工具,而應以第一身的體驗為出發點。現時發展商提供只限於行人走道這個較低層次的功能,他們認為從商業角度來看公共空間有損鄰近商鋪的價值...
Jan 11, 2024


告訴音樂人,我愛聽你的歌
對於音樂,你有一份怎樣的執着? Mansonvibes:「要很Sincere地分享音樂。」 張繼聰:「無遮無掩,赤裸地。」 梁釗峰:「會是可一不可再。」 —這是參與第一回《小圓台音樂會》 三位歌手的看法。 在音樂路上,眾人的歷程各有不同。也許有些在參加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後獲...
Jan 10, 2024


由零開始 戳一隻小動物
說到香港最常見的物種,麻雀絕對榜上有名。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帶」一隻麻雀回家? 遊展這次邀請到製作像真動物羊毛氈的導師 吉日 @kichidiary 教授製作動物羊毛氈的技巧。在4小時的工作坊裏,導師會首先介紹羊毛氈工具及使用技巧,並帶領大家運用基本針法製作羊毛氈,再以單色...
Jan 9, 2024


與鍾家樂先生協辦:由零開始 準備死亡
新一年新開始,你又有沒有想到我們新年第一個活動是講 #死亡? 生命教育、認識生死的重要性在近年愈來愈受重視,也有很多與殯儀、大體老師相關的參觀活動。我們聽過他們的故事外,又是否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死觀?你有想過準備自己的遺囑、遺書、預設醫療指示嗎?大至安排自己的 #身後事...
Jan 2, 2024


重燃被現實埋沒的熱情
(留言以獲取免費門票!)一個夢想升空尋父的熱血少年,遇上四個被現實磨滅稜角與理想的過氣科學家,他們會交織出怎樣的故事? 時隔十載,中英劇團再次挑戰原創喜鬧劇,為觀眾呈獻《窮艙守護隊》。故事講述18歲的富二代為了尋找失蹤的科學家父親而離家出走,找上四位隱居劏房的科學家,一起打...
Dec 29, 2023


由零開始 認識土地與廚餘
年年有餘在以前可能是一種祝福,但是在下年四月開始,這句話說不定會變成許多香港人的困擾。 無論你如何環保,家中嚴格執行斷捨離,但是一日三餐,無論你是煮飯還是外食,雞蛋殼、食物包裝、果皮、雞骨……總有一些無法避免的垃圾。遊展和非牟利組織 「零剩研究所...
Dec 28, 2023


從得獎音樂劇再看方唐鏡
大家可能在經典名著或《九品芝麻官》聽講過方唐鏡的故事。前者的敘述或比較正經,後者則相對活潑。如果想從第三個角度了解這個故事,不如來看一下即將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再度上演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 音樂劇《大狀王》於去年公演已舉行11場公演,以粵語原創音樂來講述這個經典的故...
Nov 21, 2023


流動的光與影
除了可以用眼睛感受影像的流動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捉摸變動的畫面呢? 第52屆香港藝術節於10月13日起已經開放門票預訂。與歷屆的藝術節一樣,本屆亦雲集了不同媒介、國籍的藝術團隊來港參與演出。說起「影像的流動」,梵高的畫作必然是當中表表者——是次藝術節其中一個表演節目《心動...
Nov 6, 2023


人・鬼・獸
猩猩與人類大抵相似——大家的精力都主要投放在飲食、遊玩、性愛、權鬥。即使人類有着先進的科技和較高的智商,到最後不是也花了大半生圍繞著這些東西勞碌奔波嗎? 人禽之辨與科技可以如何拉上關係?今年的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便以「人鬼獸」作為主題:由「物種分類」出發,探討物種共生與科技...
Nov 4, 2023


來回地獄與天堂之舞
極致的暴烈與溫柔,能如何用舞蹈具象呈現?「新視野藝術節」的一場雙舞作,就施展了現場表演藝術最原始而澎湃的魔力。 今年的「新視野藝術節」於10月20日由英國賀飛雪・謝克特舞團的雙舞作《死過翻生》(Double Murder)揭開序幕。表演以兩段風格迥異的舞蹈,牽領觀眾來回地獄...
Nov 2, 2023


屬於香港的JAZZ音樂節
講起爵士音樂,除了定番好去處 Visage One 或 Kind of Brew,近期還有一個期間限定的 jazz event —— 西九文化區的 Jazz Fest(自由爵士音樂節)。 筆者過往每次到訪 Jazz Fest...
Oct 5, 202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