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看的繪本、港人看的澳門
一開始看到繪本書屋的店名,總不禁聯想到有好多小朋友看著兒童繪本,然後東奔西跑的混亂景象。現實其實只是筆者幻想太多,東奔西跑的可能只有可愛的貓副店長(笑)。 書屋小小的店面內,將近一半被劃為閱讀繪本的地方,不同尺寸的繪本整齊有序地放置在書架上,讀者要除鞋才可以進入。只穿襪子踩在繪本區的木地板上,有種回到了幼稚園圖書角的既視感。原以為兒童繪本都是關於日常生活的輕鬆題材,但這裡還可以找到關於社會議題的作品,例如明日之書系列的台灣繪本《男生女生》就是關於性別平權的主題。仔細看才發現,其實這套兒童作品早在七十年代已於西班牙出版,反觀我們童年時好像都沒有接觸過這些討論社會議題的繪本?也難怪,畢竟許多家長只覺得這些是「大人的事情」,讓小孩看都不會看懂,但性別、種族歧視、公民責任等社會議題小時候不談,中學忙著備戰DSE不談,是不是大學畢業才去學習不要歧視別人,過了投票年齡才開始學習何謂代議民主? 放下明日之書的作品,目光繼續在書架上遊走,發現有幾本封面不是走兒童書籍可愛風格的繪本,例如是來自韓國的抽象繪本作品《時間》。藝術家李炡昊在《時間》中透過不同風景呈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