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的可複製性:由淺入深的兩個版畫展覽
藝術是結合娛樂以及現實議題的一種體驗;而現時在漢雅軒 @hanarttzgallery 以及牛棚 @1a_space 舉行的版畫展覽剛好滿足了兩種需求。
位於葵涌的漢雅軒與本地版畫工作室 @mableprintclay 共同策劃是次展覽,展現了21種不同主題、風格,版畫形式與技巧。商業畫廊雖然未必經常出現批判風格強烈的展覽,但是策展團隊以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作為主軸,引導觀眾思考版畫的可複製性與其價值,不失為一種易於入口的出發角度。商業畫廊的藝術品並非必然只與商業色彩強的「娛樂」掛鉤,例如版畫藝術家 @jaylauka 以「自願犧牲的代罪羔羊」作為創作主題,加入了現代背景、@michelleksfung 對環保議題的反思等等⋯⋯都是一種混合視覺美學與社會議題的藝術體驗。 從漢雅軒去到牛棚,雖然兩者都是以版畫作主題,但是風格卻截然不同。前者氣氛較為活潑爽朗,後者則較為嚴肅沉重。雖然兩者都以新木刻運動作為引子,版畫的「可複製性」除了有商業畫廊注重的經濟價值外,牛棚這邊則更多了一層「可傳達性」的探討。 由 @hkopenprintshop 香港版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