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家的眼睛
你有試過在一場展覽中化為作品,感受藝術家的眼睛嗎? 隨著中大藝術系本科畢業年展的閉幕,文物館又迎來新一輪碩士畢業年展。這次年展內容可使觀眾透過作品進入藝術家的夢中狂歡。甫一走進展廳,時間與認知的衝突使人困惑,《消逝中的對話》的泥塑面具被水流沖刷,但仔細觀察水流方向和影像的時間流向時,即可見到箇中矛盾;低層展館中央有一張長椅大隱隱於市,筆者在看展時也差點忽略了這件作品。黑色的長椅實噴灑了熱感塗層,坐上它一觸一摸,一窺它的秘密。 走上樓梯,除了《紅牆》外(筆者到場時《紅牆》雖則傾斜但還未倒塌,一日之後在 @theartofcuhk2022 的IG Story發現作品經已倒塌,新的形狀成為作品一部分),還可走進帳幕內,脫下鞋子坐上床,睡上一覺。當然實際上沒有人會在文物館睡覺,只不過觀眾化身成藝術家本人,透過屏幕上的動畫代入她的心路歷程,也同樣是每個人所做的事情;轉彎再上一層,觀眾搖身一變變成了藝術家的「嬰兒」,在牆上尼龍編織成的《捉 迷 藏》下觀看、抓住或拉扯色彩繽紛的「頭髮」,彷彿將自身的妊娠經驗與為母的視角互相交融,從而創作出這件畢業作品。照片拍得